病虫害是影响茶树菇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由于茶树菇菌丝体和子实体具有浓郁的香味,所以,病虫害的防治在茶树菇栽培中显得极为重要。茶树菇病虫害及防治如下:
1.病害
茶树菇菌丝培养及出菇期间易被木霉、曲霉、青霉、毛霉、链孢霉等杂菌污染,其中以链孢霉最为严重。若发生链孢霉污染,应及时清理料袋,避免扩散污染其它料袋。茶树菇子实体的病害主要包括:细菌性腐烂病、拟青霉引起的基腐病、葡枝霉引起的软腐病。
细菌性腐烂病:病原为假单胞菌。感染时,子实体呈水渍状腐烂,病斑褐色,有恶臭味,有黏液;菌柄和菌盖可同时发病,发病时菌柄变黑。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病原通过水、工具、害虫或工作人员等媒介,从子实体的机械伤口或害虫咬食伤口侵入和传播,并导致腐烂。
基腐病:病原为瓶梗青霉。感染时,子实体的菌柄基部变成深褐色,最后变黑色并腐烂,导致子实体倒伏。培养料含水量过大、菌袋表面积水、菇房空气相对湿度长时间大于95%或者通风透气不良都会导致基腐病发生。
软腐病:病原为葡枝霉。感染时,子实体的菌柄基部先出现黑褐色水渍状斑点,后来病斑逐渐扩大,基部变软、萎蔫、腐烂。湿度较大时,病斑上会长出白色絮球状菌丝团。在茶树菇栽培后期,如果气温经常过大,加上湿度过大,就容易发生软腐病。
黏菌:通过空气传播,主要危害茶树菇子实体。一旦发现,立即清除。
青霉
黏菌
2.虫害
茶树菇害虫主要有包括:螨虫、蕈蚊和菌蛆等。螨虫主要危害茶树菇的菌丝,培养料变黑腐烂,主要是由带螨的原料或废弃物引起;菌蚊和菌蛆的幼虫主要取食菌丝、培养料和蛀食子实体,是由茶树菇浓郁的香味引入菇房外的成虫大量繁殖造成,从而导致茶树菇减产,严重时导致绝收。
菌蛆啃食菌丝
3.病虫害综合防治方针
茶树菇栽培的病虫害防治应该遵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原则,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综合防治措施:选用新鲜、无结块、无霉变、无虫蛀、无异味的原辅料;使用抗病力强、无污染、菌龄适宜的菌种;菌袋灭菌要彻底,接种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保持接种空间的洁净无菌;培养室要清洁、干净,使用前进行一次消毒处理,发菌期间,要及时清理污染菌袋;在通风口及进出口处安装防虫网,避免成虫进入,栽培前对菇房进行充分消毒,保持室内洁净、干燥、避光、通风;使用洁净的水源,出菇时,菇房空气相对湿度不可长时间大于95%,防止菌袋表面积水;出菇期间发生虫害,可利用某些成虫的趋光性,在出菇棚室内悬挂灭蚊灯进行诱杀;采收时要及时摘除病菇、死菇和清除地面上的碎菇残片,避免菇体腐烂后引诱成虫取食产卵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