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至26日,由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指导,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主办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林业种质资源培育与质量提升”重点专项服务云南晋宁乡村行活动暨“林下经济资源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启动会在昆明举行。
项目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孙达锋牵头,联合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农林科学院、吉林农业大学等单位共同承担。
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剑春、应汉杰、杜官本、朱兆云,浙江农林大学教授吴家胜、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教授张方秋、云南民族大学教授阮朝奇、北京林业大学教授付玉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高原林业研究所研究员石雷、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黄立新、西南林业大学教授何霞红作为咨询专家参加项目启动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副主任童玉娥、乡村振兴处副处长孙康泰、研究员董文、教授蔡明,国家林草局科技司干部王畅,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科教社团部一级调研员赵蓉,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和丽贵,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项目管理单位代表、企业代表等60余人参加乡村行活动及项目启动会。
4月25日,林业重点专项服务云南晋宁乡村行活动在昆明晋宁举行,各参会代表参观了云南山大王食用菌有限公司林下经济作物栽培示范基地和云南省食用菌全产业链科技示范园区。
座谈会上,企业代表介绍了当地产业发展情况,提出具体技术需求。项目、课题负责人围绕“林下经济技术集成模式”应用情况进行交流。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以《林下中药材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为题作主题报告,从克服中药材种植高产低质、农残超标、连作障碍的需求出发,研判农地设施高产栽培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让中药材回归山野林间的“回家行动”,详细介绍了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形成的创新成果等。
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和丽贵对云南省食用菌资源和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副主任童玉娥指出,此次活动是林业重点专项服务首个乡村行活动,希望项目组积极借鉴林下栽培先进技术方法,瞄准产业需求和瓶颈难题,突出应用导向和场景导向,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4月26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林业种质资源培育与质量提升”重点专项“林下经济资源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启动会召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孙达锋,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科教社团部一级调研员赵蓉分别代表项目牵头单位和项目推荐单位致辞。
会上,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研究员董文进行项目组织实施与管理培训,围绕重点林业专项的背景、任务安排和目标、立项情况等方面介绍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林业种质资源培育与质量提升”的总体情况,详细讲解了项目管理体系与具体方法。项目负责人孙达锋从总体目标与考核指标、研究内容与任务分解、预期绩效分析、组织管理和保障措施、年度计划与节点安排等六个方面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介绍,项目负责人、各课题负责人就项目课题实施情况进行了汇报。
咨询专家组分别就项目的总体实施思路、各课题的研究内容、目标设置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咨询专家组组长蒋剑春院士代表咨询专家组充分肯定了项目的重要意义和总体实施方案,建议项目组根据专家意见完善相关实施细节,加强项目与课题间的统筹联动,高效推进项目实施。国家林草局科技司干部王畅表示,希望项目组认真落实专家意见,吸收和采纳先进的技术方法,树立成果应用导向,与一线实际需求相结合,更好地推动林业专项项目实施。
项目负责人孙达锋为院士、专家颁发了专家顾问聘书,并表示,项目组将细化实施方案,加强联动,聚焦产业关键问题,突出成果核心亮点,攻克发展林下经济的关键核心技术,助力培育林业种质资源,促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